时间:2023-01-09 18:40:20 | 浏览:1381
为电商提供软文、推文的写手们,恐怕很快就要面临失业的窘境了。
日前,电商巨头京东推出了由其主导研发的一款人工智能写作系统,取名“莎士比亚”。目前,商家可以借助这套系统强大的智能写作技术,生成符合具体商品的个性化文案,进而提高推广效率、降低人力成本。
莎士比亚智能写作系统
虽然“莎士比亚”只是1.0版,但已具备完善的“吐”文案能力。用户登录智能写作平台后,输入商品关键词,比如“春季”、“丝绸”、“衬衫”、“碎花”,再点“生成”,约一秒钟就能“吐”出上千条匹配文案。
据悉,这套系统已经具备类似人脑记忆的“神经元”功能,并搭载自然语言处理、深度学习等多项人工智能前沿技术,兼顾海量图片算法、大数据处理等功能。未来,不论是写文案还是做图文排版,都可以完全交给这套智能写作系统,瞬间搞定。
没想到,500年后“复活”的莎士比亚,第一份工作竟是给电商写文案。
网友评论亮了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发展速度已经不能单纯用“快”来形容,甚至已令很多人感到恐惧。
世界首屈一指新能源汽车特斯拉的创始人埃隆·马斯克就认为:以现代科学技术的先进化程度,未来世界上可能会创造出一种“永生机器人”,届时,我们每个人都难逃其魔掌。因此,人类应尽快研究制定“人工智能研发监管条例”,用以防止电脑的智能化程度高于人脑。
实际上,目前确实有越来越多的人类职业,已经被证明可以被机器或机器人所取代:
1、司机(驾驶员)
机动车驾驶能力,几乎已成为现代人类生存的必备技能。而随着传感器、地图导航、自动分析、安全防护等关键技术的完善,自动驾驶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未来,不仅司机这个职业会消失,就连驾驶(车、船、飞机)这项技能或许也会沦为鸡肋。
2、流水线工人
十九世纪中期,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了电气化的广泛应用,一条条工业流水线被带进工厂,大批传统的手工作业工人失去岗位,取而代之的是少量的流水线工人。目前,随着智能技术的再度兴起,流水线工人的前途也已堪忧。全球最大的代工厂富士康,近年来就引进了上万台机器人设备,有媒体曝出,其在江苏昆山的工厂已裁减6万员工。
3、收费站收费员
“我今年36了,让我去端盘子我也端不了啊,这么多年,我就会收费!”今年初,河北唐山市取消了所有路桥的收费站,一位面临失业的女收费员,无奈的说出了上面这句话。虽然这件事看似与智能收费设备的普及无关,但从趋势来看,基于移动支付的无人收费站仍是未来主流。
4、收银员
马云的无人超市、亚马逊的Amazon Go......关于无人超市、无人商场的消息层出不穷。与收费站收费员的境遇类似,收银员的职业前景也并不乐观。
5、清洁工
不论是街道还是家庭,自动清洁设备正在逐渐被普及。去年,法国巴黎火车站投放了一台智能垃圾桶,当有乘客要扔垃圾时,只要向它招手示意,他就会自动过来接住你扔的垃圾。同时,一些自动清扫机也被投入使用,这些智能设备几乎可以完全取代人类清洁工。
6、快餐厨师
去年,一家专门生产快餐、盒饭的工厂被广泛报道,1000斤大米、500斤蔬菜、肉类运到流水线,不到一个小时就被机器人厨师做成一盒盒热气腾腾的饭菜,操作现场根本看不到一个人类厨师。
去年,位于青岛高新区火炬路的无人餐厅也火了一把,通过手机付款,机器人现点现做,红烧牛肉、梅菜扣肉、照烧鸡腿等等四十余款套餐,仅20秒就能从出餐口送出,据食客反映,味道还不错。
从机器智能化的发展趋势来看,不少职业也存在极大可能,最终被机器人完全取代:
1、写手、编辑
不同于专业的作家,写手往往是批量生产文字的“脑力民工”,编辑则是文字的再加工者,这些技术含量较低的职业,可以被拥有强大AI的机器人取代。京东的“莎士比亚”就是个现成例子。事实上,机器人代替人写稿似乎已经不算什么新鲜事了,美联社旗下分社,数年前已经开始尝试让“机器人编辑”进行撰稿,目前已发布数以千计份机器撰稿文章。
2、非诉讼律师
美国有一家叫做LegalZoom的司法服务网站,凭借其后台的智能系统,可以处理用户提交的简单的法律任务,诸如申请商标、遗嘱订立甚至离婚事务,这样一来,人们可以减少聘请律师所需付出的高昂费用,非诉讼律师或将成“鸡肋”。
3、同声传译/翻译
最近有个小视频颇为流行,说的是在日本街头,一个美国男人对着手里的“语言转换器”,说出一段英语,转换器准确的翻译成了日语并大声念出,引得日本美女惊叫连连。
随着语音识别技术、声音过滤技术以及翻译技术的提升,智能传译已经成为人工智能家族中,最为成熟的应用之一。有业内人士预测,未来10年内,翻译职位的需求将被大量缩减。
4、证券分析师
不断成熟的金融量化分析技术,正在取代传统的证券分析师的职位。上个月,美国一家叫做Kensho的金融科技公司,被标普全球(S&P GLOBAL)以5.5亿美元收购。通过Kensho,投资者可以输入任何你想要分析的证券市场问题,Kensho会立即扫描庞大的数据库、对比数万个金融变量之后做出分析,给出一个相对精准的回答。
5、普通医生/门诊医生
知名畅销书《失控》一书的作者凯文·凯利,曾多次演讲中提及,将完善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AI)技术相结合,机器人可接手大量普通医生的门诊工作,而且误诊率比人类医生更低。
6、保险精算师
保险精算师绝对是一个“金领”职业,他们运营数学、统计学、概率论等理论知识,评估一项保险划算与否,进而影响着保险公司的利润。而AI人工智能对于数学和统计学的数据分析能力,天然的强于人类,且不会出错。因此,很多人认为人工智能会改变保险精算师的行业格局,甚至取而代之。
7、码农
实际上,仅仅是IT行业技术进步的速度,就已使得不少程序员跟不上节奏了。目前,一些简单的程序设计已经可以用编程机器人解决了,关键是,它还从疲倦。低级别的纯“码农”,未来恐将难以生存。
8、财会人员
2017年,全球四大会计事务所中的普华永道、德勤、安永都相继推出了财务智能机器人,引发业内热议。
AI对于数据的分析能力远超人脑,有专家表示,最终财会职位只能留下类似CPA(注册会计师)级别的人,因为他们需要对财务报表以及公司经营有“感性”认识,而目前企业概念上的“记账会计”可能会消失。
9、前台
小金身边有位年轻朋友,前一阵去某大企业应聘前台,结果对方告知,这个职位暂时不招人了,因为他们刚引进了一个“前台机器人”。
有关前台机器人,知名度最高的恐怕就是由日本软银公司开发的 Pepper。目前,日本、美国、以及法国、英国等国的多家医院、银行、商场都已购买了 Pepper,充当前台人员或接待人员。当然,从发展趋势来看,前台机器人未来或许会被改造得更像人类。
接待机器人Pepper
记得在小时候,我曾看过一篇写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国外科幻小说,大致内容是说:未来,人的绝大部分工作已被机器人完全取代,人类要做的,就是躺在床上,靠机器传送过来的食物和营养液维持生命。看似衣食无忧,但本质就是一具行尸走肉。
人类会不会被机器人完全取代?对于这个问题,《人类简史》的作者、世界知名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认为:不用担心。对于机器人AI,更应该将其视作一种“比我自己更理解自己”的能力。
他认为,“算法”是人工智能的关键。
一旦掌握了足够多的生物识别数据和足够的计算力,一个外部算法能够比我自己更好地理解我自己。
或许,现在的我们还用不着考虑这些。我们能做的,就是把眼前的每件事情做好,保持一个积极向上、健康乐观的心态,做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毕竟,人类是具有感情的高级动物,AI再智能,恐怕也算计不过复杂的人心。
金投手理财 / 整理发布
杭州海康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简称“海康机器人”)是面向全球的移动机器人、机器视觉产品和算法平台的研发和提供商。公司起步于海康威视人工智能技术研究,经过多年深耕布局,已为全球一万多家企业提供高品质的移动机器人和机器视觉软硬件产品,服务3C、汽
500年后“复活”的莎士比亚,第一份工作竟然是给电商写文案为电商提供软文、推文的写手们,恐怕很快就要面临失业的窘境了。日前,电商巨头京东推出了由其主导研发的一款人工智能写作系统,取名“莎士比亚”。目前,商家可以借助这套系统强大的智能写作技术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马辉说起电力工程从业者,大家可能立马会想到高空行走的“蜘蛛人”,而如今借助科技的力量,这份危险和辛苦,可以由智能机器人来代劳了。在山东济南,国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智能电网的赛道上进行深耕,如今,在他们研发缔造的“
智东西(公众号:zhidxcom)作者 | 程茜编辑 | 心缘智东西10月18日报道,今天下午,海康机器人智造大会2022举行,发布了潜伏机器人Q2、潜伏机器人Q7的姊妹款Q7S以及堆垛型AMR(自主移动机器人)系列两款新品F4-2000和
你的双十一快递到了么?10月24日晚8点,今年淘宝双十一预售正式开启。习惯参加这种大型“剁手”活动的剁手党很轻易便能发现,2022年的双十一狂欢夜,比以往来的要更晚一些,但其发货速度却着实让人感觉是坐着火箭在送货。不少想要退款的小伙伴惊奇的
3月28日,海康机器人在杭州研发中心组织开展了为期一天的海康机器人·移动机器人工程师认证考核,共有来自14家集成商的45名技术人员参加考核。为全方位评估技术人员的技能,同时模拟潜伏机器人实际工作环境,本次认证考核分为理论考试和实操考试。其中
围观机器人跳舞 记者 张悦/摄昆明信息港讯(都市时报 记者李瑞莹) 昨天是周日,也是2017年云南机器人嘉年华暨“我的未来朋友”体验式游学课的最后一天。不少孩子和家长赶到云南机器人创客中心,和机器人“交朋友”,体验各种高科技项目。不少小朋友
萧箫 发自 凹非寺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刚刚,OpenAI突然宣布解散机器人团队!据VentureBeat报道,OpenAI联合创始人、机器人团队负责人Wojciech Zaremba表示,目前公司已经将重心转移到其他领域。
智东西(公众号:zhidxcom)作者 |李水青编辑 |心缘智东西3月8日消息,今日,海康威视机器人面向工业场景发布多款工业相机、读码器、智能产品等新品,其中,海康自研机器视觉软件VM4.0实现全新算法架构重构,成为海康机器人首发的算法开放
[中国 杭州] 2022年3月28日,海康机器人机器视觉新技术及新品全球发布会盛大召开,圆满落幕。会上发布了全系列机器视觉新品,工业相机、智能相机、3D相机等重磅硬件产品,带来升级版的VM4.2软件,开启了机器视觉赋能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时代。
智行视界,为你而来!仲夏之初,2022海康机器人机器视觉全国巡回新品及技术交流会,西安&重庆双站启航!近两百名来自各行业的新老客户伙伴出席会议共筑开放合作的机器视觉生态!01生态合作伙伴计划为打造区域化、层次化的机器视觉应用生态,加强上下游
近日,首次引入国内的“视觉系统设计创新奖VSDC Innovators Awards 2021”正式揭晓获奖年度名单。面向全球的智能制造头部企业海康机器人(Hikrobot)凭借机器视觉“软硬双核”——21MP CXP-12相机、VM算法开
据澎湃新闻,当地时间3月25日,OpenAI CEO山姆·奥特曼谈AI竞争战,表示未来会出现多种AGI,而OpenAI不需要打败每位对手,“我们没有无限逐利的动力”。他还称:“从ChatGPT开始,AI出现了推理能力。但没人能解读这种能力出
随着“物超人”时代的到来,各大厂商和平台争先恐后抢占IoT(物联网)蓝海,“万物互联”的愿景逐渐成为现实。智能电视、智能音箱、智能马桶等科技产品正走进千家万户,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然而,目前整个智能生态链上的产品种类、品牌繁多,不同品牌、
长江商报消息●长江商报记者沈右荣全球安防龙头海康威视(002415.SZ)盈利能力加速提升。根据最新业绩快报,2021年度,海康威视实现营业收入超过800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简称净利润)167.84亿元,双双创下历史新高。而且